第637章 镇国公,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第637章 镇国公,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第2/2页)如果能够多出一名院士,同时再给予一些其他的赏赐,对那些研究员也是一种激励。
当然,这件事在几天前魏武就已经跟朱元璋商量过,并获得了同意,否则他也不会提。
现在提出来只是走一个流程而已,所以魏武这边刚说完,朱元璋就立刻给出回应。
“此乃我大明之大才,发展之基石,咱准了,即刻起,五级研究员孙尝升为三级院士。”
“从今起,除勋爵和商爵之外,另设工爵体系,对大明有极大贡献之科研者才可赐封。”
“三级院士孙尝,发明电机之器,开战工业发展之先河,特赐工爵之位赐封展工伯!”
“工爵之位只授终身不可世袭,再赏黄金五百两白银三千两,良田三百亩,食禄三百石。”
正常情况下,皇帝突然公布一个新的爵位体系,文武百官必定会有异议。
但现在,朱元璋开口之后却没有任何人站出来,这主要归功于前几天发生的事情。
就是民间流言四起之前,朱元璋曾召集核心大臣入宫,那时候就是在商定这件事。
所以关于赐爵这件事,知道的那些人全都被打过招呼,在这件事情上不许乱说话。
而那些不知道这件事情的人,连知情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开口反对了。
所以在朱元璋金口玉言之后,翰林院这边立刻就开始起草圣旨内容。
与此同时,朱元璋给孙尝赐封完后,又继续看向魏武说道:
“长乐侯魏武天纵奇才,开掌控雷电为民所用之先河,功在社稷,不可不赏。”
“自入朝以来剿灭白莲教反贼,研发火器军械、蒸汽机、水泥等科技产物屡立奇功。”
“而今东征倭国之战,灭敌寇擒敌王,扬我大明国威,又献银山丰富国库之钱粮。”
说话间,朱元璋抬手摆了摆,随即身旁的太监就捧着一卷圣旨站了出来。
“长乐侯魏武上前接旨~!”
闻言,魏武二话不说径直来到龙椅台阶下行礼说道:
“臣,魏武,接旨!”
魏武话音刚落,那名太监就将手中的圣旨展开,扬声诵念: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惟天命佑民,必资文武之佐,朝廷崇德,用隆爵赏之仪。”
“尔魏武,于东征倭国之战,携十数名护卫秉忠奋义、克敌制艰,智取倭国九国岛。”
“其后再立奇功,独闯倭国京都擒足利义满又灭敌军数十万,翊赞运筹,功在社稷。”
“今,特授尔为:持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赐封镇国公之位。”
“赏黄金万两,白银五万两,良田五百顷,食禄五千石,赐苏州园林一座由内帑支出,工部督造。”
“此外,镇国公之爵位绵延子孙,世袭罔替,再赐以丹书铁券,与国同休。”
“於戏!山河带砺,永坚臣节;钟鼎铭功,垂裕后昆。尔其慎终如始,以保禄位,钦哉!”
虽然很多人早就知道魏武会被赐封公爵,可真宣旨还是让这些人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