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稳了啊
第三百三十六章 稳了啊 (第1/2页)陈诺不知道罗曼·波兰斯基是怎么想的。
之前也就不说了,仗着资格老,看不惯一夜爆红的崽崽,霸凌一下业界新人,倒也是常规操作。
可这都2010年了大哥。
真当他fb上那个2091万粉丝是摆设?
踏马一个国际通缉犯,不夹着尾巴过日子,还敢到处发声,生怕大家忘了你是吧?
电话他是真的打了。洛杉矶警察局911。
打电话的时,别说他差点笑出来,电话里的那个接线生小姐姐是真的都笑了。
“波兰斯基?柏林?”
那口气,就像是在说海绵宝宝?火星?
不过无所谓,这本来就是用来搞笑的。
除非美利坚统一全球,LAPD才可能跨洋追凶。
但是,这么有趣的事,那么多媒体记者看在眼里,不可能不报道。
呵呵。
陈诺是下定决心,要试试那个炼铜癖的成色。
他倒是想看看,当全世界人民都回忆起罗曼·波兰斯基在70年代做过什么事情之后,他的艺术家头衔和来自亡妻的同情分,还能不能继续保护他在欧罗巴逍遥度日,大放厥词。
陈诺很生气,因为这人说的话太过分。
居然说他是当今世界最被高估的男演员。
他要是的话,那面前这人又是个啥?
“嘿,陈,等你好久了。”
“你好莱昂,很高兴你来这里看我的电影。”
两人先拥抱了一下,随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退后两步,打量了一下陈诺身上的衣着,挑了挑眉毛,“中国风?挺酷的。”
“Yeah,哈咯,马丁,谢谢你来捧场。”陈诺又跟马丁·斯科塞斯握了握手,抱了一下。
老友见面挺开心的,离电影开场还有一会儿时间,陈诺干脆就坐在电影宫宽敞的座椅上,跟他们两个聊了起来。
话题自然是围绕着马上开始的这部电影。
“你们的电影非常受欢迎,希望我们的电影后天晚上也有这种盛况。”马丁·斯科塞斯笑道,“上次你在柏林拿奖是什么时候?05年?”
“对,2005年,第55届。”
“我听说那个时候你还只是一个高中生?”
“是的没错。”
小李子wow了一声,接着道:“我敢说,有了那座奖杯之后。你在你的高中一定非常受欢迎。”
陈诺笑道:“但还是比不上你在泰坦尼克之后那么受欢迎。”
小李子笑了,道:“世界上的好事总不能被你一个人占了。你想要我的泰坦尼克,除非拿你的奥斯卡奖来换。”
“男配角而已,这你也看得上。”
“最佳音效我都想要。我每次想到你的卧室里有那座小金人,我都睡不着觉,我没有开玩笑,陈。”
“它没在我卧室。我其实都忘了我把它放在哪里了。不好意思,莱昂,人总会对得到的东西不会那么珍惜。反之……我理解你。”
“哈哈!”莱昂莱多笑了起来。然后用手挡着,给他比划了个中指。
陈诺也笑着照葫芦画瓢的比了回去。
两个人互f了一下,小李子叹了口气,说道:“我真的很嫉妒你,马丁告诉我,这次你很有机会第二次拿到柏林影帝。”
“噢?”陈诺惊讶的看向好莱坞顶级大导。
马丁斯科赛斯笑了起来,跟着也说道:“柏林这里喜欢现实主义题材。这符合你们电影海报给我的感觉,并且这次的评委会主席还是我的老朋友维尔纳赫尔佐格。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他喜欢有关于爱情的电影。”
听完这话,陈诺不开心是不可能的。
电影是门艺术。
只要是艺术,那主观色彩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个电影节上的评委会主席偏好某种类型的电影,那对于这类型的电影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
不仅开心,他还真想给张一谋张导点个赞。
老谋子牛逼啊。
其实来之前,张一谋跟他聊过。说是错过了威尼斯,算是因祸得福。
为什么呢?
因为威尼斯其实喜欢先锋前卫更加艺术性的电影,这跟《山楂树》的属性其实并不太符合。山楂树去那并不占优势。
而在戛纳柏林威尼斯,这欧洲三大电影节里面,柏林才是最适合他们的。
在评委会成员名单出来之后,张导更是说道维尔纳赫尔佐格作为德国电影新四杰之一,正是拍爱情片出身,山楂树这一次真是来对了。
哪怕跟几个评委拉不上关系,只能公平竞争,其实他们也并不落下风。
如果说只是老谋子一个人这么说,陈诺还有点半信半疑,但现在又在马丁斯科赛斯口中证实了这个消息,陈诺可真是彻底服了。
老谋子不愧是老谋子,可真是老谋深算啊。
好消息被证实,陈诺虽然心里高兴,脸上也没有显露出来。
跟马丁谦虚了几句,再和小李子聊了一会儿,也就回到了剧组那边的座位上。
这时柏林电影节的组委会主席迪特·考斯里克进场了,还专程走过来,跟他们寒暄打招呼。
虽然主竞赛单元的电影,组委会主席到场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能让考斯里克直接走到座位上,与之谈笑风生的剧组可不多。
由此可见,老谋子此人不仅老谋深算,消息灵通,运筹帷幄,不战而屈人之兵。
牌面那确实也是杠杠的。
陈诺越想越觉得,在欧洲这地界,说张导是一条金大腿也并不为过。
稳了。
看来这次是稳了啊。
电影节主席一般都是作为压轴嘉宾到场,考斯里克来了没一会儿,大厅里的灯也熄灭了。
《山楂树之恋》在柏林电影节上的世界首映随之开始。
各个电影公司的logo之后,在戏中扮演村长的李雪健老师出现在了电影里,70年代那个淳朴素质的中国,便在电影宫里的数千观众面前缓缓铺陈开来。
电影一开场,就是李雪健老师在公交车站接一群知识青年。
这些年轻人,为了谱写革命故事,从城里下乡到了西坪村。
扎着两根小辫儿,清纯唯美的静秋,正是其中的一员。
不过,可能是开场有些温吞水,所以电影都开始了,陈诺注意到前面都还有不少观众都在交头接耳。
直到静秋和老三的初次相逢之后,这种现象才慢慢消失。
张导抓着扶手的手背上的青筋,也才终于松弛下来。
说实话,虽然张导实属大腿无疑,但陈诺觉得老谋子现在心态不太好,太急了。
山楂树本来就是一部慢热的电影,就跟一部慢热的一样,慢慢写下去,总会有人看的。世界这么大,千奇百怪的人这么多,作者再菜,也还是有那种瞎了眼的读者觉得不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