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1800万Y世代的新王
第三百一十六章 1800万Y世代的新王 (第2/2页)“最开始,这些幻想,或许没人相信它会成功,没人。甚至,每一个听说的人,都会觉得你是个疯子,是个幻想家。”
“但是,你一定作出坚信你能成功的样子。并且,你还要用一切能够用的手段,把这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宣传得人尽皆知。”
“这个时候,大家就会开始半信半疑。”
“而你的对手,这个时候就会很头疼,非常头疼,他们会不知道怎么解决你的问题。”
“所以,交易的艺术第二步。”
“虚张声势,设立一个夸张的目标,并且大张旗鼓的向全世界宣传它。把它变成一个巨大的问题,然后丢给对手。”
……
从阳光灿烂的棕榈滩回到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市已经十多天了。
扎克伯格也早已经把自己公司拟定的全新合同传过去了,正在等着陈诺那边的回复。
在新合同中,的确把形象推广大使的费用从100万一年翻了个倍,但同时,竞业协议里的相关公司数量也是猛然扩张。
除了MySpace,Zynga,Gowalla,Foursquare,还特意添加了Twitter,youtube等不完全算是社交类的网站,林林总总加起来,囊括了几乎美国市场上目前的所有个人信息发布平台。
只要合同签订,只要在这些相关公司的平台上创立个人账号,陈诺就等于违约。
同时,也对陈诺对外的言行做出了进一步的约束,不仅不许发布有关fb的负面看法,同样,禁止谈论马克个人。
说起来,这和他在游艇上跟陈诺所说的“无关紧要的小公司”以及,“除了费用增加之外,其他没有任何更改”并不相符,要是陈诺真的轻信了他的话,那一定会肠子都悔青。
不过……犹太马觉得,生意就是生意。
哪怕是这一趟去棕榈滩,全程都算得上是五星级招待,但那又怎么样呢?
作为一个合格的CEO,让自家公司少付出一些代价是他的职责。
跟个人感情又没有关系,不是吗?
同时,也不能怪他。
因为nuochen这个账号,目前对于fb的重要性,相对于几个月前,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2009年9月公布的全美社交网络市场报告显示,他的Facebook以61.59%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较2008年同期的19.94%出现了196%的大幅增长,
很多分析人士都认为,在其中,nuochen这个账号做出的贡献,只能用卓越来形容。
不仅仅是借助迈克尔·杰克逊去世的东风,在六月份底升到1500万。
后来在七月份,全网粉丝共同开始缅怀流行天王的浪潮中,又成了某种标志,以至于2个多月之后,他的关注人数已突破1800万,
抛开第二名900万LadyGaga快一倍,
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绝对断档。
同样,来自ComScore数据显示,每个月他积极发帖的那几天,Facebook的总用户在网站停留时间都会提升5%-7%不等。
这是什么概念?
对此马克只能谢天谢地,陈诺是个中国人,还是个科技界的外行,一些美国专家的话还没传到他的耳朵。
他才这么急着去和陈诺续约,不是他不知道还有2年半。
而是他怕这人醒悟过来,真要等2年后再谈,那到时候,他付出的东西还不知道要翻多少倍!
因为这一趟棕榈滩旅行,也让他重新看待了自家网站上的这个明星用户。
在他看来,陈诺对美国社会的融入,以及美国上流社会看待他的某种方式,已经超出了一个任何一个非欧美主流人群的人。
至少在海湖庄园周边的那一排别墅中,据他所知,至今只有那么一栋属于非白人。
他可绝不是从第三世界国家来的,没有见过世面的土鳖。
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打发的,
所以,发过去一周之后,依旧没有收到回复的现在,他心里其实已经有些不安了。
这时马克·扎克伯格正坐在他办公室的电脑前忙碌,
突然,目前负责Facebook销售营销、收购合作、公共政策和联络等事宜的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敲了敲他的办公室门,随后走了进来。
她眉头紧锁,手里拿着一本杂志一样的大书,说道:“马克,你得看看这个。”
扎克伯格暂停了手里的活,抬头问道:“怎么了?”
未来的“硅谷最强女王”,“2011年福布斯权势女性榜排名第5位”,目前刚从google运营副总裁的位置上,跳槽而来的雪莉桑德伯格,绝对是属于天塌下来,也不会皱眉头的狠角色。
但是现在,她的脸色却异常难看。
不,不是难看,而是一种惊讶和疑惑的混合体。
就像突然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某人面对记者侃侃而谈,说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应该和美国合并一样。
她摇摇头道:“你先看吧。”
扎克伯格接过她手里的杂志。
杂志封面一下子抓住了他的眼球。
这是一本2009年9月14日,也就是今天刚新鲜出炉的时代周刊。
周刊封面的风格一如既往的简洁,并没有娱乐性,而是富有一种严肃的商业色彩。
但是,这次又和往期不同,一贯偏爱男性,白人,权力的《时代周刊》封面,居然是一个出奇年轻,出奇英俊的黑发亚洲男人。
扎克伯格想了想,9月7日上期的封面人物,是这个月因病刚去世,77岁的爱德华·肯尼迪。
那张垂垂老矣的老者画像,和这期封面对比起来,真是有一种天壤之别。
有23岁?
亚洲人的面相,看说是17,8岁也不足为奇。
难怪他主页上的那些初中高中的欧美女孩子,都把他视作同龄人。
杂志封面整体以一种偏灰蓝色的色调作为背景,周围是《时代》标志性的红色边框。
陈诺的脸很大,居于画面中心,灰蓝色背景中,并没有多余的图案来暗示他的身份。
棱角分明的脸庞,在这并不时尚的商业风格的构图之上,愈发年轻得不像话。
他的五官异常清晰,几乎看得见脸上的每一根毛孔。他的脸非常光滑,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身着一件很少见他穿的黑色修身西装,内搭白色衬衫,领口微微敞开,露出一点锁骨。
唯一跟他年龄匹配的是,他没有系领带。
他目视着镜头,眼神平静,略带一点冷冽。
上方用简洁有力的白色字体印着“NuoChen”。
下方则是较小字号的:“1800万Y世代美国人的新王。”
扎克伯格盯着那行小字看了挺久。
他抬眼看了看,坐在他对面的雪莉桑德伯格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13页。”
翻到十三页。
第一段问答让他也跟着皱眉。
记者问:“你好,NUOCHEN。你如今在社交媒体上坐拥1800万粉丝,这数字太惊人了。回想最初,你在中国刚踏进演艺圈的时候,有没有预想过有一天会在美国的社交媒体上达到这样的高度?”
陈诺:“当然没有,那个时候我………………”
扎克伯格没有细看,抬头问道:“所以,一直都没有提到过FACEBOOK?”
雪莉桑德伯格道:“不,第14页,倒数第二段。”
扎克伯格翻了一页,只见,
“记者问:对你1800万Y世代的跟随者,你有什么话想对她们说?
陈诺:感谢facebook这个平台令我们相遇,感谢你们喜欢我所分享的东西。我非常庆幸我从事了演员这个工作,让你们能够看到我,关注我。同样,我也希望未来无论发生什么事,你们也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
记者问:陈,你觉得在未来,你会离开facebook吗?
陈诺:我很想说不会,但是我从小就知道一句话,永不说永不。说实话,我现在正在考虑自己创业。假如facebook在这一点上对我有所约束的话,可能就到了我们彼此应该分开的时候了。
记者问:演员创业的例子屡见不鲜,但是他们往往都失败居多。你能介绍一下你的创业方向吗?这和你与facebook的合作有冲突么?
陈诺道:我认为没有冲突。我的创业方向,是一种是打造一款聚焦于视频分享的平台。
记者问:视频?是像youtube那样吗?
陈诺道:不不不,youtube相对我想做的事来说,像是一个破旧的老爷车。我要做的这个平台,它拥有一种神秘的算法推荐系统,它可以依据用户习惯,将符合用户兴趣的东西推送给他们。就像魔法一样,你知道吗。不需要你寻找,你所爱的一切,会自动汇聚于你的面前。”
“当然,这个算法还没有做出来。我也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对此我其实一窍不通。但是我有信心把它做出来。”
“因为我在中国北大有个学习信息科学的朋友,他是个天才,真正的天才”
扎克伯格看到这里就抬起头来,皱眉道:“他是不是疯了?他知不知道他在胡说八道一些什么?”
ps:
记得刘奇的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