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晋级第二轮,更强的老登来了
第379章 晋级第二轮,更强的老登来了 (第1/2页)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早早进入中盘阶段的棋局形势越发变得清晰起来,自从天外飞仙的联络破局加反吃后,白棋兵败如山倒似乎再没了还手之力。
当初弃掉棋筋后被分隔的三颗白子彻底成了沦落街头的孤子,试图反击的黄奕中不仅未能顺利破局,
还被林若在攻击之余,趁机给右上的白棋也留下隐患,由此棋局上的负担变得愈发沉重。
黄奕中终于感受到了对手最为恐怖之处,那就是如水银泻地般流畅至极的进攻手段。
职业生涯二十多年,他还从来没有发觉过谁能有这样骇人的进攻能力,但凡把握住优势,便是连一丁点的喘息口不会给人留着。
这样毫无止境的进攻对于他一个职业生涯已经来到暮年,不能过度用脑的选手来说简直是致命打击。
换句话说就是,白棋一方防守的速度完全跟不上黑棋的进攻节奏。
愤然冲断后苦苦寻找反杀手段,长达1小时多却依然无果后,白棋方的漏洞是越堵越多,处处都是缺口。
尤其在上边四路构筑的封锁线过于单薄,在黑棋的冲击下几欲破碎。
黄奕中虽然苦苦支撑此处,但随着黑龙向左边突破时白棋终究再也无力截留,阵型被冲得七零八碎。
乱了,全乱套了。
从开局到此鏖战三个多小时,汗流满面的黄奕中捧着保温杯想要喝口茶缓解一下当前局面的焦虑。
却发现茶都已经被他喝完了。
既然没得喝了,那这棋局岂不是也没得…
颓然无力的黄奕中在勉强一手稳住局面后,紧紧盯着黑棋所落下的致命一击,响亮而干脆。
劣势之下,他被迫选择玉碎的下法,不顾上边盘大空死活抢占大场。
但被黑棋一通搜刮获利,只能眼睁睁实地差距继续拉大。
林若的走法没有给他一点机会,而他的走法却一直在给林若机会。
“白棋,顶不住了。”
场外,望着跟走棋盘上的形势,於之莹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默。
不用她说,但凡是有点棋龄的人都看出来现如今的胜负情况,就更不用说吴依铭和章偌两个职业棋手。
“所以,林若他真的要赢了…可为什么前三十手和后面这五十手他感觉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吴依铭十分不解,但却找不到任何答案,难道是林若刚开始紧张了,后面才逐渐进入状态?
不可能的,林若怎么可能会紧张…
她看了眼章偌,章偌也不知道为什么林若前面布局下得会那么臭,至于所谓的紧张情况在她看来是绝对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一是与林若做过搭档,作为一个怎么看都镇定加自信的人,天崩于前都面不改色谈何可能会紧张。
二则是林若的落棋速度,紧张的人是不可能做到有条不紊,一环接一环既不犹豫也不啰嗦,这是有绝对自信的人才能下出来的手法。
所以,真就是失误?
人满为患的比赛大厅内,第十八号桌仓促着迎来最后的收尾环节。
眼看胜负悬念已定,表情有些苍白的黄奕中七段一顿垂足顿胸下,无奈将两颗棋子放在棋盘右下角,随即停掉一旁还在计算的时钟。
“我输了。”
惨不忍睹的盘面上,是再负隅顽抗下去只会被无情屠杀大龙的结局,所以黄奕中选择了体面的认输。
纵观整局从头至尾,白棋结结实实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起大落。
前面在右下首开记录继而威逼右上,又在下面二三路均做到压制,结果在一招未曾预料到的天外飞仙中丧失了局面的大好优势。
此后,白棋方再无还手之力,真就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整整三个小时的棋局里,黄奕中对林若的看法一变再变,初以为是个稚嫩的年轻初段,前期布局就错漏百出,根本给不到他任何压力。
可随着棋局进展,被翻落入下风,再遭到从始至终的全盘压制。
黄奕中现在完全看不清眼前对手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在中国的围棋规则下,黑棋因为贴目较多的缘故,所以执白一方往往会明显会占有一些对局优势。
而他使用的正是白棋,却没打出所谓的优势先行效果。
对手厉害?还是很厉害?反正肯定是比他这个大龄选手要厉害,厉害到这局打得他都没有复盘的必要了。
“承认了,前辈。”
看着黄奕中七段选择认输,林若当即按照流程点头行礼表示回应。
作为首桌结束对局的双方,自然吸引来了场中不少的目光。
是黄奕中七段输了吗?
参赛棋手们心中各有纳闷,来不及多想的他们转而继续投入对局当中,一个十八岁棋手击败三十七岁的棋手不应该有哪怕丁点异议。
因为十八岁正值巅峰,而三十七却已经是明显的暮年闲坐阶段。
只是,这位十八岁的棋手好像十七岁才开始学棋,甚至于围棋到现在都还不是人家的主业。
这下,多多少少知晓些的棋手们内心没有惊涛骇浪是不可能的。
“你的潜力无限,期待以后能和你有再一次对局的机会。”黄奕中起身正视着林若,真心实意说道。
他今天输了,输得很服气。
“希望吧。”林若回答的并没有显得那么有期许。
很简单,如果这一届梦百合杯夺冠直升九段,他可不确定以后是否还会去参加别的世界大赛。
咳咳,现在想还是有点远了。
由于正处比赛场地内,两人并没有可以复盘的机会,收拾棋桌完毕后在裁判示意下登记晋级名单,林若便起身离开了大厅。
作为最有流量且最具有爆冷意义的比赛胜者一方,都不需要主办方亲自出面准备,刚出会场的林若便已经遭到了媒体四面八方的围堵。
毕竟没有记者会放过这个最为爆炸性的大新闻,除非不想干了。
蜂拥而至的镜头前,习以为常的林若保持着淡定的微笑轻车熟路应对着每一个刁钻刻薄的问题。
努力秉承着给诸位媒体记者来就有的收货理念,造福各行各业。
而不是像其他的棋手一样,被问到但凡有一点点争议的问题,不是打太极就是说废话。
作为专业人物,林若只会尽力让媒体朋友们满载而归。
当然,自己爽肯定是最大的前提,毕竟赢了比赛不找点镜头感,那岂不是相当于才赢一半。
赛场上要享受比赛,赛场下更要享受比赛的结果才是。
“林若选手,你作为初段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就击败经验颇丰的黄奕中职业七段,这在我们外界大部分人看来都是巨大的爆冷,你怎么看待你的这次首秀呢?”
“正常发挥。”林若四个字就回答了冲上前来语速极快,普通话又相当标准的记者提问。
这四个字很简洁,但里面的意思可一点都谈不上简洁。
欣喜若狂的记者们已经准备下去用这四个字写出上千的新闻稿子发表,因为正常发挥可以解读的点实在是太多了。
光凭他们这些外人认为是爆冷,而林若却认为是很正常的发挥,这就足够成为一篇有噱头的新闻热点。
“林若选手,前面的布局阶段你下得似乎并不是很好,那么后面是怎么调整过来实现翻盘的呢?”
“我下得不好吗?还好吧,我一直都在按照我自己的方式走。”林若摊手表示觉得没有问题,记者和观众们认为有问题,那就不是他该回答的问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