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当真汉家好男儿
第412章 当真汉家好男儿 (第2/2页)杨再兴就是这支队伍里的猛将。
怎么现在就发生了?
还反燕复宋!
苏武陡然一语:“不必想了,赵家老九定是一路南逃,逃到了岭南之处!”
众人闻言皆惊,却也有许多人频频点头,吴用更是一语:“陛下一语道破天机!想来定是如此!”
苏武却笑:“赵构啊赵构,人家都帮你打起了‘反燕复宋’的旗帜,你自己却不敢当真露个姓名。”
按理说,这种事,只要一起,赵构大名就当响彻寰宇,便是赵家皇子复国之义,这牌面很重要,天下忠宋之人,岂能不如过江之鲫去投?
偏偏,这消息来的时候,就只有“反燕复宋”,没有皇子之名,赵构许是思前想后,想出这一招,自己先躲在后面,若是事情顺利,再走到头前来。
亦或者是……苏武的威势,着实过于吓人……赵构表露出一种“又刚又怂”的迭加态。
苏武是真觉得有趣……
“陛下,此事万不可拖沓!”吴用倒是有些着急。
苏武不多言:“某先回京,另快马加鞭圣旨去杭州,着王荀先带江南两浙之兵南下,万万不可使此贼当真坐大。”
这事,着实是急,岭南很远,乃至这支贼寇的战略也不差,他们会往南先打,打的是两广之地。
而今刚刚改朝换代,苏武还没来得及顾上两广之地,那里的军汉士卒,那里的官员,乃至百姓,必然谈不上什么抗贼之力。
乃至还有读书人家,说不定还要开城迎贼之类……
这若是去慢了,那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将来又不知是多少死伤惨重。
广州之地,此时此刻,那也是富庶非常。
苏武岂能不头大?不认真对待?
曹成之辈,不免也是那种江湖大佬,一呼百应之辈,与宋江方腊没什么两样,也唯有这般人,才能振臂一呼,从贼无数就起。
连江西杨再兴都会几百里而去……
杨再兴,今年多少岁?满打满算,二十二三岁,正是年轻力壮之时。
万万没想到,赵构与曹成混到一处去了,究其原因,许也不难去猜测……
赵构往南逃,一路去,寻的自然就是能庇护他的人,城池里的人,他自不敢多信,如曹成这般江湖大佬,有钱有粮有人,鼎鼎大名都不用打听,他自就找上门了……
如此,就是一拍即合……
不过,苏武自己调整得也快,有时候,福祸相依。
换个方向来想,也是机会,把岭南之地也捋一遍的机会,广州之地,也是富庶之地,有的是当地高门大户,有的是人家良田万顷……
慢慢磋磨,不如借机一蹴而就。
……
旌旗与大纛,在路上,苏武在飞奔,先归汴京。
苏武忽然感觉,头前在岳飞那里画上的句号,不作数了,这句号还得画在赵构身上。
也好……此辈,本就是不当人子之辈,得遭点罪才是……
只待苏武走到燕京,旌旗也不要了,龙纛也不带了,二三百骑,一路往南狂奔而去。
一路去,一路也有军令不断,卢俊义要配合王荀,钱粮转运之事,以江南两浙之钱粮,王荀两万多精锐之兵,再征召一些辅兵民夫,不说大胜,应当可以把事态先控制住……
再点兵马,骑兵,带个二三千骑即可,就带四营亲卫,其他可以都先回家看看,着实是该回家了……
步卒可以多带,带两万,京东步卒,离家还不算久。
岭南之地,步卒比骑兵好用。
还得苏武亲自再去,亲自去才安心,必然要把那赵构吓得屁滚尿流才行。
十一月十三,苏武入了京,这来去也是真快。
今年的下一个月,也是十一月,所谓闰月。
南方军情又来,贺州也破,苏武研究了几番舆图,便知,贺州一破,这贼寇必然就要下岭南了,军令去,直催王荀不必往西走,直下岭南去,先入广州城,如此粮草之物也不会缺。
广州是万万不可失的,只要广州不失,贼寇就不过尔尔,只待慢慢来打就是。
天子入京了,昨夜回的,许多人还不知道,只因为并无多少大张旗鼓。
今日大早,从三品的提举书画院兼提举艮岳,赵佶,起身去上值。
家中人丁极多,得养,想方设法的弄钱,以往不觉得,只待一家老小上百口,还加一些年迈的老仆人,真要养的时候,从三品的俸禄,竟也是不经花销的……
当然,他们家过日子,自也不能是有吃就行,还是有一点生活品质上的需求的……
赵佶也头疼啊,最近一直在谋一件事,就是卖字画。
早间吃过饭食,坐牛车往衙门去,衙门在艮岳之内,皇城里已然起了高墙把艮岳与皇城隔开了去,那高墙还在建,要建两道,两道宫墙中间,夹的是宫道……
只待到得艮岳对外新开的门口,赵佶也就要下车步行进去了,却是下车之后,立马就有人围观……
每天都有人来围观,来等着围观……
还有好事之人在人群里喊:“赵官家,这就是赵官家……”
所有人看稀奇,都围着看……
头前的时候,赵佶会掩面快走,还会呼喊艮岳门口的兵丁来帮忙……
现在,好些日子过去了,习惯了,看吧看吧……
倒是那兵丁不必人呼喊了,也习惯了,自动上前来,护一护,开个路……
人群不免还有议论:“这赵官家长相还真不差,当真美丰姿!好看好看……”
“我还没看到正脸呢,唉……”
“让我也看看,嘿……好看!”
每日都有新人来,都有新人看,每天都是这点话语来去,赵佶也无所谓了……
倒是这艮岳如今真对外开放了,门票一个钱。
但是万万没想到,看艮岳是长见识,但看昔日的天子,那更长见识,人山人海的,先把赵佶围看了一番,不少人才开始交那一钱入艮岳去。
书画院里,赵佶终于是到了,也在冥思苦想。
怎么才能把字画卖出高价去?
不能真的摆摊去卖吧?那还有什么格调可言?
想来想去,赵佶也没想到个办法来,昔日里京中的达官显贵,而今里,没了……熟人也没了……
不然挨家挨户去,总是有客户的……
现在,谁是客户都不知道……
当然,许多商人有钱,近来,京东的商户,也多入京……
但赵佶再如何,也不能往商人家去,那太丢脸面了……
万一那商人还不识货,还搞商人那一套出价砍价的,那更是有辱斯文……
真是愁得赵佶心烦意乱,书画院里的人,昔日都也是他一个个招进来的,而今也等着米下锅……
正当赵佶烦闷之时,忽然,有那宦官来了,着赵佶入宫面圣。
赵佶也是愣的,天子回来了?他怎么不知道?
好在,艮岳后面,其实是以前的前面,新建的高墙里开了入宫的门,可以直接进去,不然他赵佶又得成为艮岳里最大的一道风景……
百姓们逛着艮岳,那也是惊叹不已,这里也好,那里也美,如那神仙之境一般……
城巴佬,也是没怎么见过世面的……
却是艮岳之内,无数军汉在巡,呼喊不止:“不可乱扔腌臜,不可踩踏道外,就说你呢,捡起来,捡起来!否则抓你下狱去……”
倒也是吓人……
那些惊叹之声也就去了不少,只有一个个噤若寒蝉,看个景也是难……
倒也有那书院里来的年轻士子,三五成群,今日游园,岂能没有诗词?
自也是风雅得紧……
福宁殿里,赵佶在拜天子:“陛下万安!”
天子也不坐高台,他好似很喜欢坐在台阶上,倒也起身去:“不必多礼。”
赵佶只管低着头,心中岂能不复杂?
苏武一语去:“你那九儿赵构,在岭南之处起兵了,旗号曰反燕复宋,正在攻城掠地,许要不得多久就要围困广州……”
赵佶立马抬头,面色慌乱,连连摆手:“陛下明鉴,此事与我无关啊!”
(祝兄弟们中秋快乐,阖家团圆,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