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139章 老东西爆金币,负隅顽抗(二合一章)

第1139章 老东西爆金币,负隅顽抗(二合一章)

第1139章 老东西爆金币,负隅顽抗(二合一章) (第2/2页)

然后赶紧给廖主任打了个电话过去,把这边情况告诉了廖主任。
  
  廖主任在电话里头告诉方言,他马上就派人到这边来安抚这边的人,另外告诉他以为照旧,不要让患者和家属紧张。
  
  方言答应下来然后一切都按照之前的来。
  
  廖主任他们很快就过来探望这边的人,并且安抚情绪了,方言接下来继续给人看病,只不过今天来观看的人少了。
  
  何佑,黄启明,何经纬,何东,全都没有来。
  
  倒是金无病今天特别积极,来的特别早,对昨天的事儿好像是完全忘了。
  
  方言都有些佩服他的大心脏了。
  
  上午方言要看病,伊莎贝拉杜邦和李成竹要坐飞机离开,就只能是老胡过去送了,他还带上了方言手写的礼物,这可是故宫的专家装裱好的,也算是相当珍贵了。
  
  上午看完了病人后,祝同志那边的东西就送过来了。
  
  两个皮箱子,里面中医用的工具,还有一些手写搞,以及一些笔记和带过来的书籍杂七杂八的都在里面。
  
  方言开始分类,然后就发现了黄启明和何佑的箱子里可有不少好东西。
  
  果然是爆金币了。
  
  黄启明的箱子里面方言看了下,除了他自己的笔记,还有一本不知道那里弄来的方言写的《中药炮制学》。
  
  这东西到现在都还是限量款,方言不知道他是怎么搞到的。
  
  此外还有右侧的紫檀木匣里装着三枚印章,最大的一枚刻着“保和堂藏”,印泥是罕见的朱砂混珍珠粉调制,盖在纸上红中透金;另外两枚是人名章,一枚刻着黄启明的名字,另一枚却刻着“南洋客”,边款题着“甲戌年秋于槟城”,显然是他早年的私印。
  
  箱子左侧卧着一柄象牙白的裁纸刀,雕着缠枝莲纹样,刀身泛着暗哑的银光,凑近了能闻到淡淡的药香最后方言发现,这竟是用穿山甲鳞片和白银做成,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刃口还留着裁切药纸的细痕。
  
  方言找来找去,还发现了个箱底的暗格。
  
  这可给祝卫国都整不会,因为他都没发现,这里面打开,两人发现藏着一迭加密电报底稿和一本黑色皮面笔记本。
  
  笔记本里用中英文夹杂着记录着交易明细,其中几页反复出现“茶树”“老山”“青苗”等代号,后面跟着的数字意义不明,显然不是普通的茶叶买卖,倒像是某种情报传递的暗号。
  
  “好像又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啊?”方言把东西递给了祝卫国。
  
  祝卫国对着方言说道:
  
  “他们不老实……”
  
  方言继续翻着,有看到里面还有一个巴掌大的银质药罐,罐底刻着伦敦银器行的印记,罐壁薄如蝉翼,不知道是怎么打造的,里面已经没有装东西了。
  
  然后和何佑的东西。
  
  里面居然有他手写的一些何家儿科秘方。
  
  秘方泛黄的宣纸装订成册,封皮题着“何家儿科秘要”,字迹笔锋稳健,显然是他壮年时候写下来的。
  
  方言逐页翻看,发现这些方子专攻儿科疑难杂症,有些方言在何家的秘方里面见过,有些确实没见过。
  
  《清瘴定惊散》治小儿热带疫痢并发惊厥,针对湿热地区儿童因疫痢引发的高热惊厥、烦躁呕吐,尤其对伴有皮肤红疹、嗜睡的重症效果显著。
  
  以“过江龙藤”为主药,搭配青蒿、槟榔碱,突破传统治痢只用黄连、黄芩的思路,兼顾“清瘴毒”与“止惊厥”。
  
  方言记得这好像是南洋特有的藤本植物,性凉,能透疹解毒。
  
  何家秘方是好几代何家人拼凑出来的,这位应该是南洋待过。
  
  里面最特别的是加入“燕窝灰”也就是燕窝煅烧后的炭化物,说是既能固肠止痢,又能中和藤类药材的苦寒之性,避免伤及小儿脾胃,方言感觉这与北方用灶心土止泻的思路相似,却因地域资源改用名贵药材,可见何家写这方子的人,早年在南洋的行医风格。
  
  另外还有《香茅消积膏》治小儿疳积伴肌瘦腹大。
  
  主治针对长期消化不良、面黄肌瘦、腹大如鼓的疳积患儿,尤其适用于饮食不节如过量食用水果、油腻海鲜引发的“湿热型疳积”。
  
  用药很有独特性弃用传统鸡内金、神曲,改用南洋香茅根理气消积,自带芳香,小儿易接受与炒莱菔子配伍,既去湿热又促消化。
  
  并且加入“椰壳炭”也就是椰子壳煅炭,研磨成粉后与蜂蜜调膏,敷于患儿脐部,通过透皮吸收辅助消积。
  
  这种“内调加外贴”的用法,融合了南洋的草药外治经验,与中医“脐疗”思路异曲同工。
  
  除了这些外还有《七宝镇咳汤》针对百日咳患儿剧烈痉挛性咳嗽,也就是那种孩子咳至面红耳赤、涕泪交加,甚至呕吐,方子上面写了,尤其对夜间咳甚、难以安睡的患儿效果明显。
  
  最后还有个《珍珠开噤方》治小儿热病后期噤口不食,主治小儿患热病如麻疹、水痘后期,高热退后出现的不思饮食、口燥唇裂、精神萎靡,甚至拒食饮的“噤口”症状。
  
  这些秘方的独特性在于既保留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又大量融入南洋的本土药材和民间疗法,甚至能看到东南亚族群用药习惯的影子。
  
  方言翻到最后一页,发现角落有行小字:“丁丑年于吉隆坡救荷兰领馆幼子,以此方得信。”
  
  丁丑年?
  
  方言算了下,应该是1937年那会儿。
  
  他愣了一下,难道是何佑自己的方子?
  
  想到他说过之前出国最早的时候确实是去的南洋,然后才辗转去了英国,现在看起来也有这个可能。
  
  接下来,方言又看了看他箱子里的其他物品,当然是没有黄启明那么奢华不过还是有套别叫特别的针。
  
  那是一个巴掌大的牛角盒,打开后里面装着十几枚磨得光滑的针,针尾刻着螺旋纹,针身细如发丝,盒子上面还有一行字“牛尾针”。
  
  方言捏起一枚针,指尖能感受到针身的温润,显然是常年摩挲的缘故,不过他没找人试验,也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有什么奇特的,这些东西都是要交公的,方言现在可以做的,也就只是把里面的文稿内容完全记下来。
  
  方言配合着祝卫国同志把所有的东西都做了鉴定后,写了一个单子下来。
  
  然后祝卫国就打算带着东西回去了。
  
  方言出去送他,顺便询问了一下现在的审问进度。
  
  祝卫国对着方言说道:
  
  “敌人比我们想象中的要硬,现在还在顽抗,说自己是英国身份,过来也只是走正常的路子想要和你做生意,至于联系这边的人,那是因为之前确实在国外有过联系,也就只认识人家。”
  
  “很狡猾啊!”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黄启明长期以利物浦大学中医学讲师身份活跃于英国上流社会,自诩为“国际精英”。
  
  被捕后他刻意强调“英国身份”,实质是企图用“侨商”“学者”光环制造外交特权假象,想这样通过身份施压逃避法律制裁。
  
  祝卫国说道:
  
  “这家伙好像是做过预案的,他深知这些年国内对侨商的优待政策,也知道我们担忧侨商被捕影响投资环境,觉得我们会顾忌国际舆论而对其网开一面,所以才咬定“正常商业合作”的说辞。”
  
  “这次这个加密电报底稿和暗号笔记本到手,他应该就该交代了,还是得感谢方言同志啊!”
  
  方言摆摆手,人家这明显就是客气了,他说道:
  
  “嗐,那都是你们想着让我来鉴定,没有检查罢了。”
  
  方言问道:
  
  “那何佑家那边呢?也在抵抗?”
  
  祝卫国说道:
  
  “没错,他们虽然最开始挺慌,但是后面也和黄启明一样,开始了抵抗和我们绕圈子,本来我们打算熬他们的,现在看来应该不用那么麻烦了。”
  
  有点意思哈……好像都是受过训练的。
  
  看来也不全是草台班子,只能说是还没训练到位。
  
  不过这种专业的事儿是交给专业人来办,方言也不插手等着结果就行了,他们现在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可能在想着国外会怎么救他们。
  
  不过按照资本家的尿性,他们要是完蛋了,那保和堂直接就可以让其他人接手了,说不定人家还早盼着他们完蛋呢。
  
  电影里的情节有时候还真不是瞎编。
  
  “对了,我二舅他们家是怎么处理的?”方言对着祝卫国问道。
  
  祝卫国说道:
  
  “怕他们坏事儿,暂时让他们委屈一下在特定的地方住几天。”
  
  说完这才想起这是方言的二舅,于是说道:
  
  “不过我认为,教育教育再签个保密合同应该也可以放了。”
  
  方言摇摇头说道:
  
  “还是按照规矩来吧,既然人是廖主任让抓的,咱们就等到事情结束后再放人,先吓他们几天,这样以后出来也会老实点。”
  
  祝卫国听到方言这么说,感觉方言同志这觉悟就是高啊……
  
  可惜昨天那帮人还在喊方言冤枉他们,是打击报复呢……真是没眼色的……
  
  接下来送走祝卫国后,方言回到家里,开始拿起笔把之前记下来的方子全都写下来,甭管这些是不是何佑的方子,这都是今天的收获,以后还可以拿去南洋那边研究当地的药材用,说不定还能弄点商业价值来,也算是何佑补偿自己了。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又是好几天过去了。
  
  六月过去,七月来临,复试通知这时候也开始由学校和研究院联合发放出去,各地通过初试的高手,陆陆续续开始朝着京城云集而来。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晚点还有加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