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四十九章 此去江南要动刀

第四十九章 此去江南要动刀

第四十九章 此去江南要动刀 (第2/2页)

船队缓缓停在码头边,陈士奇、刘之勃等四川主要官员下船,来到朱元璋面前,恭恭敬敬地说道:“臣等,参见陛下。”
  
  “嗯。”
  
  老朱点点头道:“都来了,那就启程吧,随我上船。”
  
  “是。”
  
  众人纷纷跟着朱元璋上了另外一艘大船。
  
  这艘船虽然不是铁甲舰,也没有能源动力,但各项救生装备很齐全,上面还有气垫艇、救生衣、柴油小帆船。
  
  一旦船翻了,基本上别人死不死不知道,反正老朱和朱云峰他们肯定能活下去。
  
  此次出发前往南京,老朱浩浩荡荡带了三十多艘大舟,装满了从现代带来的各种物资,将以南京为起点,再次征伐天下。
  
  湖南的官员们也都来了,虽守土有责,然而老朱在各地都留下了大将,汤和在四川,徐达坐镇湖南,冯胜和傅友德在湖北,都有治理地方的能力。
  
  他们这些高官虽然走了,但中下层官员还在,就能够维持地方稳定。因而他们虽然不在了,可并不影响当地正常运转。
  
  船上这时已经聚集起包括四川巡抚、巡按、参政、兵备参议监军,以及湖南巡抚、偏沅巡抚、兵备道等大员,都是四川湖南三四品以上的地方高官。
  
  人齐之后,船队便开始起航,往北向着长江而去。他们将在湖北接上湖北官员,包括目前在湖北的吕大器等人,一路向南京出发。
  
  船队乘风破浪,以飞快的速度在湘江上航行,到下午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洞庭湖,向着岳州的方向进发。
  
  洞庭湖波涛浩瀚,湖水在风卷之下,犹如海浪般拍打着船只。
  
  正月的天气依旧寒冷。
  
  狂风呼啸之中,吹得老朱脸颊两侧斑白的鬓角在风中轻轻摇曳。
  
  在船上诸多官员与老朱讨论着国家大事。
  
  有聊如今大明的现状,也聊该如何打开局面,迅速恢复治理好如今残破的江山。
  
  众人议论纷纷,谈天说地,一个个聊得激情澎湃,斗志昂扬。
  
  说到底能在这里的其实已经是凤毛麟角。
  
  这里的凤毛麟角并不是指他们的级别和地位能达到这个程度,而是指清廉加忠君爱国。
  
  但凡贪了一毛钱都没资格出现在这儿。
  
  虽然里面基本上都是家里本身有钱,要不就是官宦世家,祖辈贪腐过,有钱有粮才能支撑他们的清廉。
  
  真正贫苦出身却完全不贪一毛钱的,像海瑞那种,大明几百年来都出不了几个。
  
  可这并不妨碍他们自身没有什么问题。
  
  如此也给了他们底气。
  
  一个布政司正四品以上官员很多,有布、按、都三司正副职九个,又有巡抚衙门加上兵备道、提学道、清军道、分守道、分巡道等二十余个。
  
  这还不算省一级部门的大量佐贰官。
  
  但能站在老朱面前,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清廉与忠君爱国的高级官员拢共才十个左右。
  
  四分之三以上的官员底子都不干净,可见贪官污吏之多,腐败蠹虫之重。
  
  不过或许也得益于此。
  
  贪污的愈发贪腐,清廉的也干干净净,如此也造成云泥有别。
  
  这些个清廉忠臣以前没有能力改变这浑浊的世道。
  
  可眼下太祖陛下来了,青天就有了。
  
  那么他们就有了发挥的余地,在太祖陛下面前好好表现,将自己所知的官场弊病、民间弊病一一讲述出来,也让老朱对明末乱世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以前他也明白问题在哪。
  
  但这种知道问题在哪都是比较广泛地概念,比如知道明末是天灾频繁,土地兼并严重,贪官污吏横行,外敌入侵以及内部起义不断所致。
  
  然而具体细节却不是很了解,毕竟很多东西史书都没有记载,也不会记载得那么详细。
  
  像某州某县哪些贪官污吏做了哪些事,土地是如何被兼并的,税务如何被转嫁给百姓,江南的豪商们如何通过游说和贿赂,让朝廷无法向他们征收盐税矿税和商税。
  
  他们这些官员都是从下级官员慢慢爬上来的,自己虽然不去做,但里面的门道和弊端却清清楚楚,因而能够迅速给出情况说明与意见。
  
  老朱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明白明末的情况到底有多严重。
  
  北方平原地区一个县的耕地面积会多一点,可能有几十万亩。
  
  可如果这几十万亩九成以上被各路地主瓜分是什么概念?
  
  而这并非是个例,而是常态。
  
  南方同样如此。
  
  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洞庭湖流域和太湖流域这两个产粮大区,自耕农屈指可数。
  
  要么田地归属于藩王,要么田地归属于地主。
  
  甚至很多藩王的土地都被侵占。
  
  这种侵占不是指不归属于藩王,而是被王府的人做局,田地产出被人侵吞。
  
  因为藩王只是名义上拥有这些土地,这些土地的产出也归藩王。
  
  但藩王是没有资格去清查这些土地,每年的收获也归王府的长史、账房、地方官府以及巡查御史等官员查账,交到王府里去。
  
  所以导致很多王府官员与巡查御史官员以及地方官员勾结,把归属于王府的土地产出给贪墨了。
  
  大贪官黄澍就是其中代表,当河南巡按的时候把周王和潞王的资产给吞没。
  
  一系列的贪腐情况听得老朱直咬牙,手里的刀都在散发着杀气。
  
  最恐怖的是就这些官员说的还只是九牛一毛。
  
  毕竟他们也只能说他们担任地方官员时期的所见所闻,全国各地那么多贪官污吏,他们所知不过冰山一角。
  
  由此可见明末已是贪腐成风,国家满是蛀虫。
  
  而南京便是重灾区。
  
  江南是很多贪官污吏的摇篮地,也是各大地主土地兼并,以及豪商们争相贿赂之所。
  
  有哪些大贪官自然有名单,但很多中小官员和地主豪商是并不记载于史书当中的,因此就需要这些清廉正直的官员充当指路人,为老朱指引哪些人该杀!
  
  听完了他们的诉说,老朱也知道该怎么做了,腰间佩戴的宝剑曾经在洪武年血犹猩过,如今放了太久,腥味淡了,便当再令它染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