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日军大规模空袭,英缅军崩溃,远征军后撤,日军全力追击!
第554章 日军大规模空袭,英缅军崩溃,远征军后撤,日军全力追击! (第1/2页)“赢,我们的东亚国防圈尚且稳固,亦可以为大本营争取到更多的谈判时间。”
寺内寿一的语气之中满是悲观,再也没有了之前的乐观预估。
所有人都清楚,即便他们打赢这场会战,也无法再战争之中取得胜利。
在小鬼子的视角看来。
一切的一切,都怪那该死的蒋光头,用的不识时务,不知道投降共建大东亚共荣圈。
怪那个该死的楚云飞,总是会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将他们击败。
怪那些不屈伏的中国民众,是小鬼子们用尽全力也无法砸断的脊梁骨。
怪那些在敌后战场上活跃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砥柱中流不外如是。
现如今,国军部队在美国佬,苏联人的武装之下,军事实力不断增强。
国力也在不断提高。
正是寺内寿一清楚的知晓双方的军事实力。
对于双方的国力水平有着清晰的认知。
所以才会无比的痛苦,无比的悲观。
换句话说。
现如今的寺内寿一,悲观的如同37年刚刚开战之时的何应钦。
片刻之后。
寺内寿一的语气之中略显苦涩,接着补充道:“输,吾等当自裁以谢天蝗陛下。”
“诸君,此战只能胜利,不可失败。”
“我们要让楚云飞亲眼看着,杜聿明是如何将他最精锐的部队,一点点地,葬送在这片丛林里的!”
“天蝗陛下,板载~!”
“大日本弟国,板载~!”
“板载~!板载~!!”
——
就当寺内寿一下定决心之后,运气似乎站在了他的那一边。
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忽然放晴。
似乎昭示着东南亚地区正在逐步脱离雨季。
清晨,天空罕见地放晴了。
到了午后,暹罗境内的日军机场上,弥漫着一股紧张而狂热的气氛。
雨水浸泡过的土地在阳光下蒸腾起白色的水汽,与航空燃料的气味混合在一起,辛辣而潮湿。
地勤人员如同工蚁般穿梭,为成排的九七式重型轰炸机与九九式双发轻型轰炸机挂载着航空炸弹和燃烧弹,
而零式战斗机则在跑道一侧等待,机翼在阳光下反射着森冷的寒光。
飞行员们身着飞行服,三两成群,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他们保持着沉默,一脸严肃的进行着最后的检查。
随着指挥塔发出的信号,沉寂被打破。
“呜——呜——呜——”
凄厉的警报声响彻整片机场,这不是防空警报,而是总攻的号角。
一架架轰炸机与战斗机的引擎被相继唤醒,从最初的几声咳嗽,迅速汇聚成震耳欲聋的咆哮。
大地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机群如同被唤醒的金属蝗群,铺天盖地般呼啸起飞,遮天蔽日。
它们以中队为单位,一波接着一波地从跑道上拉起,在空中排开密集的编队,巨大的机影投射在大地上,带来一片移动的阴霾。
不过短短的一个小时之后。
机群便已经飞到了南路军的上空。
一名零式战斗机飞行员在无线电中怪叫着,语气中满是轻蔑:“看啊!支那猪的阵地,就像肮脏的蚁穴!”
他的僚机飞行员立刻回应:“哈哈,松本君,看我把这些蚂蚁连同他们的巢穴一起烧光!为了天蝗陛下!”
第一颗航空炸弹呼啸着坠向大地。
轰隆。
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之中。
中国远征军第五军的阵地上。
简陋的工事在重磅炸弹的直接命中下被炸得支离破碎,土石横飞。
帐篷和卡车在燃烧弹的作用下,迅速化为一片火海。
“卧倒!小鬼子的飞机!”
一名第五军的老兵将身边一个吓傻了的新兵死死按在战壕里,泥土和碎石劈头盖脸地砸在他们背上。
远征军的阵地上,无数的捷克式轻机枪和民24式重机枪立刻调转枪口,朝着天空喷吐出愤怒的火舌。
一挺挺伴随机动作战的博福斯高射机枪(卡车焊接版)很快也选定了作战位置,
美军的两个装甲旅阵地上,情况同样混乱。
“散开!快把坦克散开!”一名美军上尉在无线电里咆哮着。
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的车长们纷纷探出头,指挥着坦克拉开距离,车顶的M2重机枪也开始向空中猛烈扫射,试图进行防空压制。
就防空火力而言,无论是第五军,第十三军,还是美军的装甲旅,都具备着一定程度的防空火力。
只不过。
作为左翼佯攻部队的英缅军,表现的就要差上了许多。
史密斯将军的所率领的英缅军第一师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瞬间阵脚大乱。
这些由英国、印度和缅甸士兵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本就士气不高。
此刻更是如同没头的苍蝇般四处乱窜,军官们声嘶力竭的呼喊被爆炸声彻底淹没。
英缅军第一师,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们在日军的空袭之下溃败
“看到了吗?我们的敌人跑得比兔子还快!”
日军轰炸机投弹手在无线电里得意地大笑:“支那人还在顽抗,不过也只是时间问题!他们的末日到了!”
这支庞大的空中舰队的目标明确。
直指边境线上集结的盟军主力。
杜聿明麾下的中国远征军第五军、第十三军,以及协同作战的美军两个装甲旅。
这其中,还囊括了英军史密斯将军指挥的英缅第一师那六千人众。
在泰缅方面军司令部,寺内寿一接到了机群已全部起飞的报告。
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那双眼中重新燃起了饿狼般的凶光。
很快。
在遮天蔽日的航空火力准备后,日军指挥官寺内寿一收到了打击报告。
确定轰炸效果良好的情况之下。
一封急电,送往了前沿各部队。
很快,各级指挥官的的声音便通过无线电传达到了前线每一支部队。
“总攻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