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哈维崩盘
第658章 哈维崩盘 (第1/2页)派拉蒙影业总部的会议室里,红木长桌两端的阵营泾渭分明。
左侧,以CEO布拉德·格雷为首的高管们面色凝重,右侧,汤姆·克鲁斯挺直脊背,阳光从落地窗里洒进来,勾勒出他侧面的脸部线条,眼神里满是不容置疑的坚定。
“阿汤哥,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布拉德·格雷将一份厚厚的舆情报告推到桌中央,“福克斯和环球牵头的联盟已经施压了三家发行商,他们放话只要我们坚持用张辰,《碟中谍4》的海外排片就要缩减30%。更糟的是,行业里全是‘与张辰合作必遭打压’的流言,投资人已经开始动摇了。”
市场部总监立刻附和,声音里带着焦虑:“上周我们做的观众调研显示,有27%的受访者表示‘会因为张辰的负面新闻犹豫是否观影’。这个数字还在上升,我们不能拿整个IP的未来冒险。”
汤姆·克鲁斯闻言,猛地攥紧了拳头,他起身走到落地窗前,望着窗外好莱坞山的轮廓,沉声道:
“冒险?真正的冒险是向霸权低头。
你们忘了《碟中谍》系列为什么能走到第四部?
是因为我们始终在突破,在寻找能带来新鲜血液的创作者。
张辰的《环太平洋》系列证明了他对大场面的掌控力,更重要的是,他设定的特工宇宙,这绝对是一个伟大的畅想,《碟中谍4》有特工宇宙的加持,绝对会达到一个无法想象的高度……”
这两天阿汤哥也动摇过,他不止一次的审视整个剧本,越看越是觉得特工宇宙的精妙之处,他有预感,《碟中谍4》会成为整个系列的里程碑。
“可他现在是好莱坞的‘麻烦制造者’!”
一位副总裁忍不住反驳,“哈维·韦恩斯坦公开嘲讽他,福克斯和环球联手抹黑他,我们没必要把自己卷进去。”
“麻烦制造者?”
汤姆·克鲁斯转过身,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不,他是第一个敢对黑暗说‘不’的人。
你们以为哈维的那些传闻是空穴来风?只是没人敢站出来罢了。
张辰有勇气,更有才华,我敢用我的职业生涯担保,他能让《碟中谍4》成为系列最佳。”
会议室陷入死寂,只有空调出风口微弱的送风声。
谈判陷入僵局,派拉蒙一方出于项目风险的角度,想要终止与张辰的合作,但阿汤哥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想要说服他,几乎不可能。
布拉德·格雷揉了揉眉心,最终在投资人和阿汤哥之间选择了后者,他叹了口气:“给我三天时间,我需要和投资人再沟通。但阿汤,你要清楚,一旦决定继续,我们可能要面对整个好莱坞的压力。”
当天傍晚,汤姆·克鲁斯的私人电话直接拨通了张辰的号码。
彼时张辰正在BJ的酒店房间里核对证据清单,手机震动的瞬间,他看到来电显示,嘴角露出一丝久违的笑意。
“张,抱歉让你久等了。”
汤姆·克鲁斯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贯的沉稳,“派拉蒙这边有些犹豫,但你放心,我已经和董事会据理力争。《碟中谍4》的导演位置,除了你,谁都不行。”
张辰握着手机走到窗边,楼下是年味渐浓的街道,红灯笼在寒风中摇曳。
“汤姆,谢谢你。我知道这很难,但我向你保证,你永远不会为自己的这次决定感到后悔。”
“我相信你。”
汤姆·克鲁斯轻笑一声,“别被那些流言影响,专注于你的计划,需要我做什么,随时开口。”
挂了电话,张辰低头看向桌上摊开的文件夹,里面是米勒两年来收集的所有证据——照片、录音、受害者证词,每一页都浸透着黑暗。
他深吸一口气,在日历上2月13日的位置画了个红圈。
2月14是情人节,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同时还是华夏的春节,新的一年的第一天。
张辰决定在旧的一年里解决他和哈维的恩怨,让大年三十成为他为哈维·韦恩斯坦敲响丧钟的日子。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2月13日的夜间。
春晚现场,张辰和赵本山团队正在候场,本山大叔作为春晚的台柱子,他的节目一般都被安排在晚会后期。
墙上的时钟指向晚上10点50分,场务通知,《越狱的夏天》准备上场。
赵本山拍拍张辰的肩膀:“一会别紧张,就按平时排练的那样演就好~”
张辰点点头,但心里还是难免紧张。
现场直播给人的压力,不经历还真是不知道。
……
凯宾斯基大酒店,张辰的团队成员在酒店会议室里严阵以待,每个人面前都放着电脑,屏幕上是推特后台和舆情监测系统。
洛杉矶与BJ的时差是14个小时,2月13日的23点,就是洛杉矶时间的上午9点。
“所有证据都已备份完毕,推特后台功能也验证过了,一切正常。”一名技术人员汇报。
“朱莉和相关的受害者已经确认完毕,没有任何变故,大家都表示会支持我们,随时可以响应。”公关负责人补充道。
钟丽芳点了点头,走到主位坐下。
今天名义上是张辰的推特公然发难,但实际操作的是钟丽芳。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当时间来到夜晚23点的时候,钟丽芳深吸一口气,正式发布了开始的命令。
团队开始操作,张辰的推特账号发出一篇文章,其他的账号开始转发操作,这条注定震动世界的推特,瞬间出现在全球数千万用户的屏幕上:
【有人说,哈维在奥斯卡被感谢的次数,比上帝还多,似乎对很多人来说,他就是上帝。
我调查了这个人,却发现他不仅不是上帝,反而是魔鬼。
90年代,哈维多次假借工作之名把女员工哄骗到酒店房间,提出要帮忙‘搓背’。
有些女员工果断拒绝,有些碍于哈维的地位,就陪他背诵起了‘鹅鹅鹅’。
1991年:哈维向《僵尸肖恩》女主角杰西卡海因斯发出合作邀请,临时要求其穿比基尼试镜,遭拒绝后合作告吹。
1997年:米拉麦克斯凭借《英国病人》获得首座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哈维以奥斯卡砝码逼迫《刑房》女主角罗丝麦高恩,事后支付10万美元和解金。
1998年:哈维在拍摄《桃色追缉令》时,向女主角阿什莉贾德提出无理要求;对21岁的爱莎阿基多实施性侵,爱莎维权碰壁;邀请安吉丽娜朱莉感受“祖传按摩”遭拒,朱莉表示不再与其共事。
1999年:米拉麦克斯出品的《莎翁情史》打败《拯救大兵瑞恩》,斩获7座奥斯卡小金人,哈维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2003年:一名女记者撰写揭露哈维性骚扰的文章,被哈维花钱截胡,记者遭开除。
2006年:戛纳电影节期间,哈维以电影为诱饵欺骗德国模特EmmaLoman至房间实施性侵,承诺的电影角色未兑现,还强行买下其即将参演的电影版权并将其踢出剧组。
2007年:哈维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对主持人劳伦希万实施不雅行为,遭对方拒绝后仍当众做出低俗举动。
2010年:哈维扬言要凭借自己在奥斯卡的人脉让东方导演张辰在奥斯卡上颗粒无收。
一个好莱坞的大人物在长达20年的时间内犯下如此累累罪行,居然依旧没事,这就是自由美丽的美利坚吗~
有人说他只手遮天,我不相信有人能只手遮天。
中国有句俗话,人在做,天在看。没人可以只手遮天,就算是黑洞也会被反噬,出来混,早晚要还的!】
洛杉矶的上午9点,正是上班族通勤、学生上课前刷社交媒体的高峰时段。
许多人还没有进入工作状态,只是习惯性的打开推特,打发一下时间,然后,就惊奇的瞪大了眼睛。
瓜!
惊天大瓜!
起初,这条推特只是在张辰的粉丝圈里小范围传播,但五分钟后,《好莱坞报道者》的资深记者斯科特·方德斯率先转发,并配文“这可能是好莱坞史上最重磅的爆料”。
一石激起千层浪。
北美娱乐圈瞬间炸锅,演员、导演、制片人纷纷转发评论。
曾与哈维合作过的独立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直接评论“早该有人站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