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国难情忧
第70章 国难情忧 (第2/2页)孙登是孙权长子、孙权的亲骨肉,就如同诸葛恪和诸葛瑾的关系一般。孙登并不认为孙权会在任何情况下不把自己当儿子。
但眼下不得不信,迫于时局罢了。
孙登万事都学自己父亲,内里也继承了孙权颇具怀疑的底色,却没学到孙权创业多年、将臣子引为腹心的帝王气度。
二十三日中午,书信从江陵处出发,由快船带着前往武昌之处。只一个半日,二十四日夜间,尚在樊口处的孙权就收到了诸葛瑾送来的报告、信件还有魏国给诸葛瑾的郡王龟钮金印的印绶。
“朕不负诸葛子瑜,诸葛子瑜也必不负朕,死生不易,魏人必不信我二人如此相知。”孙权手里把玩着魏国新制的印绶,看了许久,与自己当年所得的‘大魏吴王’印绶几乎相同,信誓旦旦的说了几句后,又将这个印绶扔给了一旁席上跪坐着的全琮。
“子璜看看吧。”孙权从容说道:“魏国匠人的手艺如何?”
全琮双手捧着接过了孙权扔来的金印,大略看了几瞬后,摇头说道:“就这点金子,实在可怜,融了做军资都无必要。”
孙权笑着说道:“这是汉时制度,王爵的金印就这般大,传国玺倒是更大些,朕兄长当年见过,朕就没机会见到了,子璜也没见过。”
二人借着这一话头,又开始聊起了江陵战事。
一个是多年割据的皇帝,一个是常年领兵的将军,二人对眼下的局势早已有了充分的认知,并且初步接受了下来。在孙权和全琮看来,吴国即使丢了柴桑以东,还有十余万兵力在握,荆州、交州还在,反而面对魏国只需要守柴桑、江陵两处,军力更加缩紧,反倒更好守了些。
二人说了半个多时辰,腹中饥饿,又令侍从弄了些酒菜,对饮了半个时辰,饮至半醉,孙权开口朝着全琮问道:
“子璜,你记得当年在武昌城头上,你与朱休穆二人称朕为‘至尊’的那一日,朕与你们说过什么吗?”
全琮也饮到了半醉,但礼数不缺,拱手说道:“陛下当日许诺我与朱休穆二人来日可做州牧。臣早就做了州牧,倒是朱休穆早年战殁,甚是可惜。”
孙权借着酒意长叹了一声,将手中握着的酒樽扔了出去,一旁倒酒伺候的侍者吓了个半死,全琮却表情丝毫未变。
“是啊,当年我许诺朱桓能做州牧,如今我当了皇帝,可以称朕,却与朱桓阴阳两隔,再也无法相见了!”孙权一时动容,泣声说道:“子璜,朕今日追封朱休穆为交州牧可好?明日写好旨意、祭文,你与朕一同在樊口祭一祭朱休穆可好?”
这便是国难思良将了。
全琮也随之泣道:“臣定随陛下左右!”
孙权又道:“朕不仅要追封他,还要给你和子瑜二人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