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失公起折肱之叹
第六十二章 失公起折肱之叹 (第2/2页)张士贵笑道:“李公、参军,大王已传下令去,搭建拜将台,令俺请李公前往一观。”
却原来李善道一大早出帐,不是像李客师猜的,巡营去了,而是亲自落实搭建拜将台此事了。
李靖听得,神色微动,心中泛起涟漪。
两方面的缘故。
一则,李善道待他的用心程度,真是使他感动。
二则,也是更重要的,李客师信中的“拜将”云云,李靖收到信的当时,还只当是一句空泛之词,昨晚李善道又当面说要搭拜将台,他还是以为可能是客套话,未曾料到,李善道言出必践,居然不是虚话!要知,即使李世民救下了他,厚待他,可也没从没有说搭拜将台,仿韩信故事,拜他为上将!起先李世民只用他为卫士,前不久才任他为领兵的骠骑将军。
“我与汉王素不相识,他对我竟真这等器重?”李靖感慨万千,莫看他四十来岁的人了,经过的事情很多,这个时候,不自禁的亦又是感动,又是激动,感动汉王之诚厚,激动他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他抑住起伏的心绪,暗自心道:“士为知己者死,唯竭全力,辅佐汉王!”
直到此际,对李世民虽然尚有愧疚,却效忠李善道之意,则已明确。
……
李世民目瞪口呆,不可置信地将军报又看了遍。
霍邑失陷、宇文歆兵败被擒、刘黑闼进攻灵石?
李善道设拜将台,大张旗鼓,拜李靖为上柱国、京兆公、左翊卫大将军、行军元帅府副元帅?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李世民饶以英杰,亦感措手不及,既惊且疑。
霍邑陷落等是军事,李靖投降李善道、被李善道拜将是人事。如果说军事上的这两个失利消息、一个紧急消息,令李世民只是客观上的震惊的话,人事上的李靖投降、被拜将,则是主观上的打击与震动,直击心扉。——李世民知道李靖的才略,他已有意,等寻到合适的机会后,向李渊请求,给李靖以重用,可他尚未来得及行动,李靖就投降了李善道,且被重用了!
李靖呀李靖!我此等厚待於你,你怎却降从了李善道?
可再看看李善道任给李靖的官爵、职位,李世民亦不得不承认,太大方了!换作自己是李靖,一边是在李世民幕府,於今仅是个得能领一府府兵的骠骑将军,一边是李善道给予的几乎已是最顶格的重用,并且视李善道往昔之举为,亦雄主,只怕自己也会选择降从李善道了吧?
上柱国,是勋爵的第一级;京兆公,——李靖的家乡三原,隶属京兆郡,此系郡公,是爵位上仅次国公、王的高位;左翊卫大将军,掌禁军,权重位尊,乃隋名将、权臣杨素任过的职务;行军元帅府副元帅,李善道是元帅,李靖被任为副元帅,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李世民吃惊、惋惜,而又无奈。
却旁边转出一人,怒颜说道:“二郎,我就知道李靖心怀异志!果不其然!只其何德何能,李善道如此看重於他?二郎,李善道此怕是千金市马骨,欲以李靖,动摇我军军心!”
说话之人,可不即是长孙无忌。
“阿兄,李靖有大才,李善道这般重用他,不足为奇。我只疑惑,李善道与李靖并不相识,宇文歆兵败,被李善道擒获到的我军将领不少,宇文歆、杜君绰,军报中言,都被李善道擒到了,可怎么李善道独独看重李靖?竟设拜将台,授以此等高位?”李世民心中作痛,说道。
长孙无忌和李靖有接触,但李靖此前仅是李世民的一个卫士,地位低,他与李靖没甚交往,故对李靖的才干并不甚知,颇不以为然李世民之语,不好反驳,遂简单说道:“二郎,李靖就算有才,不忠之徒,今他能叛二郎,日后他就也能叛李善道,是李善道无识人之明,终将自食其果。我之愚见,李靖此事,无须多说了。”将李靖这茬带过,“当下关键是须急援灵石!”
这话没错。
霍邑已经失陷,灵石如果再失陷,汉军北进晋阳的通道就畅通无阻。
李世民忍住李靖之失的心痛,稳住心神,步到沙盘前,细细察看了会儿,说道:“阿兄言之极是。刘黑闼有用兵之能,张纶不见得能抵挡其锋芒。我军是宜当立即遣派援兵,赶去灵石。”
话到此处,李世民转作迟疑。
长孙无忌说道:“二郎,可是在考虑谁为援军主将?”
“非只为此,还需考虑接下来追击刘武周部的战事,不能影响了我等既定的决策。”
长孙无忌颔首,说道:“二郎,我有一人推荐。”